防城港
防城港那工小学
小时候在这里上的学,那时候虽然属于公办学校,可是生源主要是附近厂矿企业和吉祥村,教师素质也大多数差了点,和雁塔区的大雁塔,翠华路,师大附小这些知名学校比还是差距不小。我们当时全班50多人,最后上大学的,不到三人,实在有点可怜。现在看样子还是那个状况,教师还是土土的,生源现在的主力军是吉祥村的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。
十五年前读完的小学,偶尔地走过,物是人非,但却还是那么地怀念。以前的小学回忆还在那里,这里离当时繁华的西门口并不远,学校也很不雕装细致,有着藤蔓架的走道,边上的煤渣跑道,碎石的操场,落寞的大礼堂,只是最后那栋教学楼边上的假山水池让人心生淡然。大学的时候回去过一次,小舅母一直都是那里的数学老师,校长倒还是我毕业时候的那个,班主任也还在,其他的实在是认不出几个了。学校的变化很大,时代变化得很快,都是新楼新气象,只是当时那种味道却完全不在了。
防城港幼儿园
防城港小学
防城港初中
防城港高中
防城港大学
防城港成人教育
小时候在这里上的学,那时候虽然属于公办学校,可是生源主要是附近厂矿企业和吉祥村,教师素质也大多数差了点,和雁塔区的大雁塔,翠华路,师大附小这些知名学校比还是差距不小。我们当时全班50多人,最后上大学的,不到三人,实在有点可怜。
现在看样子还是那个状况,教师还是土土的,生源现在的主力军是吉祥村的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。
十五年前读完的小学,偶尔地走过,物是人非,但却还是那么地怀念。
以前的小学回忆还在那里,这里离当时繁华的西门口并不远,学校也很不雕装细致,有着藤蔓架的走道,边上的煤渣跑道,碎石的操场,落寞的大礼堂,只是最后那栋教学楼边上的假山水池让人心生淡然。
大学的时候回去过一次,小舅母一直都是那里的数学老师,校长倒还是我毕业时候的那个,班主任也还在,其他的实在是认不出几个了。
学校的变化很大,时代变化得很快,都是新楼新气象,只是当时那种味道却完全不在了。